一条有创意的文案,往往能吸引大量的人关注和转发。
这一类的传播效果,是传统渠道无法做到的。
那么,如何产生一个有趣的创意?
大多数人的做法是:一群人在办公室进行一场头脑风暴,
每个人都可以脑洞大开的发挥想象,最后得到一个“伟大的创意”。
然而,创意的生产过程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想象的那么有“创意”,
很多的创意都是有迹可循,遵循一定原则批量生产出来的。
也就是说,创意并不是完全的依赖“突然的灵光闪现”,创意的背后都是有规律的套路。
如果单纯的靠拍脑袋获得灵感,就好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一样,经常会面临失效。
下面,就来讲讲如何科学的生产创意:
想要拥有创意,首先要理解什么是“创意。”
所谓的创意,是看透事物的本质之后寻找解决方法。
那么,到底什么是创意呢?
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:
乾隆年间,皇上在江南举办恩科考试。
有一天,纪晓岚去到皇帝的行宫,有要事想要面见乾隆。
门口的官兵去通报之后,对纪晓岚说:“皇上没说叫你,也没说不叫你。”
纪晓岚着急的说:“那皇上怎么说的啊?”
官兵回复:“皇上说如果你能想出一计让他出来,皇上就见你。”
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办?
绝大多数人或许会围绕着怎么利诱皇上,想方设法用激将法逼皇上出来。
如果用这些司空见惯的方式,也并不是说不行,而是很难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皇上肯定不会轻易上当。
那纪晓岚是怎么做的?
纪晓岚显得有点无语,他对皇上说:“你让我想计策,我肯定想不出来”,
但随后又说:“不过,我没有办法能让你出来,但我有一计可以让你出来,然后再让你回去。”
果然,皇上就出来了。
虽然这只是一个电视剧,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。
但这短短几分钟的一幕,恰恰证明了什么是创意。
创意,就是面对同样的问题,有不同的解决方法,或者说有更好的解决方案
(比如说纪晓岚想的不是怎么让皇上“出来”,而是怎么让皇上“进去”)。
再举个例子:
有一家餐饮企业在开了几家店之后,投了一家旗舰店,前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文案。
如果按照常见的方式,大多数人想的是如何打出自己的卖点,
或者是用开业特价的方式去表达。
但是,这样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引流方式,达不到短时间内宣传的效果。
最后的创意是:将六组系列海报制作成台卡放在餐桌上,方便消费者发现和拍照。
通过找到大家的共鸣,引发他们的传播。
再比如,一家越南微商新增了一条芒果的供应链。
这个芒果的特点是很大个、肉也很厚。
商家在取名的时候很纠结,难道跟别人一样叫做“大青芒”吗?
于是借助互联网去分析芒果的数据和关键词,
发现很多人喜欢“苹果plus”,最后取名叫“芒果plus”。
当你绞尽脑汁想要一个创意时,
其实你要的不是创意,而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理解“创意”——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来源:知乎 作者:余味 (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侵删。)